在實驗室工作時,科學家們整天都在各種試驗處理中使用水。對于那些要求達到高的科學實驗,純水更是一個基本的試劑,并且在應用中對水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保持適當水平的水純度對取得一致的技術性能和可靠的實驗結果尤為關鍵。
大多數實驗室和臨床應用所用的水,實驗室用水水質通常都是由飲用水純化而來的。但是,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溶解所有化合物,并且幾乎適合每一種生命形式存活。這種獨特的能力意味著飲用水包含許多溶解物或懸浮物,而且在飲用水純化過程中也可能會混入雜質。此外,與其它原料不同,飲用水的純度可能會隨地域和季節的不同而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在當前運營的實驗室中,符合要求的純水供應已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受到科研人員的普遍重視。
雖然,家庭消費者都認為飲用水就是“純凈水”,但在實驗室科研人員和醫療人員的眼中,飲用水是一種被高度污染的水。分析人員和實驗人員關注那些濃度為十億分之一(ppb)范圍,甚至更低水平的元素和化合物,因為這些雜質與其它物質(包括待分析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從而會對實驗應用的結果造成不利影響。
在天然水和飲用水中存在五類雜質:
懸浮顆粒
溶解性無機化合物
溶解性有機化合物
微生物和生物分子
溶解性氣體
懸浮顆粒
水中的懸浮物包括硬質顆粒(砂、石、沙、管道碎屑)、軟質顆粒(植物碎屑)和膠狀顆粒(有機物或無機物)。懸浮顆粒可以使反滲透薄膜結垢、阻塞微孔分析柱以及干擾閥門和計量表的工作。膠狀顆粒會使水的模糊度或渾濁度上升,因此對儀器作業造成影響。
溶解性無機化合物,無機物是水中的主要雜質。
它們包括:鈣鹽和鎂鹽,它們會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硬度;二氧化碳,它在溶解后會形成弱酸性的碳酸;鈉鹽;從沙質河床浸出的硅酸鹽;來自礦物質和銹鐵管的二價鐵和三價鐵化合物;來自含鹽雜質的氯化物;來自所投放的化學品和礦物質的鋁;來自洗滌劑的磷酸鹽;來自肥料的硝酸鹽。
根據天然水的來源,可能還存在其它許多離子。即使是微量無機離子也有可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從而影響有機和生化反應。